“向陽紅03”海洋綜合科考船廈門交付使用現場 記者汪文漢 攝
向陽紅03
科學考察船
設計吃水5.6米
型深8.9米
型寬17.8米
總長99.6米
續航力 15000海里
自持力 60天
具備能力
·高精度、長周期的海洋綜合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現場分析能力
·滿足海洋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海底資源、能源綜合探測等領域的科考要求
載員能力 80人
抗風力 12級
昨日上午,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所長余興光與武船集團董事長楊志鋼在“向陽紅03”船交接船議定書上簽字。這標志著中國最先進的4500噸級“向陽紅03”海洋綜合科考船在廈門交付使用并入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將為國家深海及洋區的海洋基礎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提供海上移動實驗室與試驗平臺。
“向陽紅03”科學考察船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該船總長99.6米,型寬17.8米,型深8.9米,設計吃水5.6米,續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載員能力80人。采用先進的電力推進方式,配置動力定位系統,抗風力12級。
作為目前我國裝備最先進的科考船,“向陽紅03”可到達南大洋、北冰洋開展科學調查,可在南北極等極限區域活動,在任何海域實現高精度定位,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的現代化海洋綜合科考船。
據介紹,該船具備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海洋綜合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現場分析能力,搭載的深水多波束探測儀、淺地層剖面儀、深水絞車、氣泡探礦機等設施均為世界一流水平,能滿足海洋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海底資源、能源綜合探測等領域的科考要求。
“向陽紅03”總建造師俞良雄介紹,為滿足海洋科考需要,該船在震動、噪聲、紊流消除方面達到世界一流工藝水平。原來從基座上直接剛性連接的200多臺(套)設備,現在全部使用減震材料連接,震動從設計要求的6毫米每秒降到了1毫米以下。“船上安裝有大量聲學設備,對噪音控制要求非常高,設計指標60分貝,實際測得只有56分貝左右,屬世界領先”。
據了解,“向陽紅03”投入使用后,將對我國開展大洋極地地區調查、拓展國家對深海資源的獲取、開展海洋環境的預測、預報,以及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防災減災作出重要貢獻,將大大提升我國海洋探索的觀測能力與研究水平,為實現我國海洋科技中長期規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武船集團董事長楊志鋼介紹,近十年來,武船集團秉持“100+1”和“民船軍造”的質量理念,在科考船建造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科學號、深潛號、“向陽紅20”、海洋六號等一系列科考船成功下水交付。今年5月,武船建造的“向陽紅01”船也將在青島交付使用,為我國海洋科考貢獻力量。
此外,國家海洋調查船隊,目前共39艘成員船。
據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15年5月,船隊共有38艘成員船,這些成員船主要分布沿海大中城市,其中大連2艘,青島12艘,上海8艘,舟山2艘,寧波2艘,溫州1艘,廈門3艘,廣州8艘。
隨著“向陽紅3”下水,標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又添1艘調查船。
目前國家海洋調查船隊主要有“大洋一號”、“雪龍”、“實踐”、“中國考古01”、“南鋒”、“北斗”、“實驗1號”、“實驗3號”、“海大號”、“科學一號”、“科學三號”、“東方紅2”、“向陽紅”系列等39艘。